眾所周知,注冊商標需要按照《類似商品與服務區(qū)分表》進行,根據自己所生產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務在相應商品/服務的類別上注冊。一個大類上注冊一個標志計為一個商標。目前有45個大類,所以在45個大類注冊同一個標志,則計為45個商標。
一般的注冊商標只在其所在類別受到法律保護,如果他人在申請人未申請注冊的其它類別注冊相同或類似商標,是被法律所允許的。因此所謂的全類保護便是指在全部45個類別都使商標受到保護,防止別人在任何一個大類上侵犯商標權。
一、防止他人攀附自己的品牌價值
商標全類注冊最直接的意義在于,一旦注冊成功,其他任何人在任何類別注冊相同或近似的商標都會很難。
而他人未經同意使用時,還可以合法地要求其停止使用。
商標是品牌建設的基礎,在45個類別上做好商標保護,一方面能防止自己的商標因為他人在其它類別注冊了相同或近似商標而被淡化。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在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強后,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在自己主要經營的商品或服務以外的類別進行注冊,搭便車、打擦邊球,攀附自己辛苦創(chuàng)造的品牌價值。
二、塑商標優(yōu)勢,保持品牌競爭力
商標作為品牌建設的基石,一定程度上其實代表了企業(yè)形象和品牌價值。
能夠把自己的品牌做好,當然是每家企業(yè)的夢想,但這與市場的公平競爭并不矛盾。所以很多時候,率先取得成功的是他人也很正常。
但如果不同行業(yè)的企業(yè)在不同的商品或服務類別上(比如他人做童車,而自己卻生產兒童飲品)注冊的商標與自己的商標相同或近似,一旦人家先崛起并不斷強大,甚至超過自己品牌的知名度,這就構成一種巨大的威脅了。
因為這樣不僅可能會導致自己的市場競爭力受損,甚至還可能會淪為不知真相的消費者的笑話,認為自己在攀附他人的成功,從而影響企業(yè)形象和品牌價值。
所以,商標全類注冊的重要意義,一方面是為提高消費者和不同行業(yè)的商家對自己企業(yè)的識別能力,一方面也是在提高企業(yè)品牌的地位和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三、獲得比“馳名商標”更大的保護
按照《商標法》相關規(guī)定,馳名商標其實并不僅僅是一個榮譽概念,其性質更像是被侵權企業(yè)的一張盾牌。因為按照法律法規(guī),可以根據馳名商標的馳名程度,獲得不同程度的跨類保護。
比如海爾,因為馳名程度非常高,相關部門在對其開展跨類保護時就幾乎涵蓋了全類。
但這并不意味著馳名商標無條件就可受到全類保護,嚴格來說,只能說其可以獲得不同程度的跨類保護。
而全類注冊一旦成功,不論是否馳名商標,獲得的一定是實打實的全類保護,可以對任何未經同意將商標使用到其它類別商品或服務的行為進行維權。
四、防止品牌價值被他人“破壞”
主要是指通過全類注冊防止他人在性質沖突、用途沖突甚至會對自己的商品/服務產生不良影響的商品/服務種類上注冊了相同名稱的商標,從而使自己的商譽、品牌價值蒙受損失。
不得不承認的是,有些商品或服務的性質相互之間是存在天然的“違和”、甚至是相互對立的,雖然行業(yè)不同,但在對立的商品或服務上使用了相同名稱,總會給消費者心理上帶來不適感,從而影響商品銷售、服務推廣。
比方說一家做食品的企業(yè),其商標名稱被他人用來注冊成性用品或者衛(wèi)生潔具,這種情況無論是自己的品牌后期做大,還是他人的品牌后期做大,留給自己的總是尷尬大過于利益。
五、為企業(yè)發(fā)展、品牌壯大“鋪路”
企業(yè)的發(fā)展從長期來說往往具有不可預見性,很多現(xiàn)在看來已成規(guī)模的大企業(yè)、大集團,比如頂呱呱集團,在最開始起步時其實都只是專業(yè)性投資或提供單一產品/服務的企業(yè)。
但企業(yè)的發(fā)展軌跡一定是當其壯大到一定時期(20年、50年后),就極有可能利用自已的品牌效應走向多元化投資和發(fā)展路線。除開自己開展新型業(yè)態(tài)、開拓新市場外,還有可能參與其他產業(yè)的投資,這時全類注冊商標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
從這一點來說,全類注冊商標一方面體現(xiàn)了企業(yè)具有很強的商標品牌意識和發(fā)展戰(zhàn)略性,一方面也是企業(yè)領導人的品牌觀、發(fā)展觀和做百年企業(yè)的事業(yè)心的表現(xiàn)。
一品知識產權,提供免費商標查詢服務,專業(yè)分析可有效提升注冊商標通過率,制定商標保護方案,有效規(guī)避侵權風險,助力品牌騰飛!